镇平县2023年小麦越冬期除草剂药害情况 分析及补救措施
2023-01-03 16:57:01 | 镇平农技中心
最近一段时间,有农民和经销商反映,小麦在使用除草剂之后,叶片上有黄点白点、灼烧斑甚至有死亡现象

经调查发现,主要是因为小麦在使用除草剂时使用了含有唑草酮的除草剂。近几年来,市场上主要有双氟磺草胺.唑草酮.二甲四氯有的还加苯磺隆、氯氟吡氧乙酸等,复配药剂扩大了除草范围,提高了除草效果。相应的除草剂药害风险也在增加。特别是唑草酮,优缺点更为明显,该除草剂优点,死草速度快,施药后15分钟即可被杂草吸收,施药3个小时后,杂草就会表现出明显的中毒症状,失去生命活力,叶片开始下垂,颜色逐渐变淡。整个死草时间仅仅需要2~4天,不受低温影响,温度在5℃也不会影响除草效果。耐雨水冲刷。缺点一、容易在小麦叶片上出现药害。出现灼烧斑。缺点二、混配性差。不能和乳油类农药混配,乳油类农药在小麦叶片部位吸附性强,会把唑草酮紧紧附着在一起,降低叶片表面张力,从而加重药害的产生。不能和粘着剂、渗透剂混合使用。
唑草酮在小麦上的药害症状
初期表现为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状黄色药斑,后变为褐白色,最终在5天左右时间后,变为黑褐色或者灰褐色。
作为触杀型除草剂,药害表现出来的形状多为药滴形状,接近于圆形。唑草酮没有内吸性,药斑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大,不具备传导转移的条件。
近几年来,我县当前杂草抗性高、杂草大、草相复杂等现象,唑草酮作为奇效的复配制剂,在我县农药市场占有较大的比重。
为什么今年使用含唑草酮的除草剂药害较常年严重?经调查有以下原因:
1、今年我县小麦底墒足,播种后气温高,小麦前期地上部分生长旺盛,叶片长,细胞组织较嫩,结构疏松、含水量高,根系较常年同期减少1-3条。造成地上地下生长不协调,头重脚轻,容易产生冻害,对除草剂吸收能力强、抵抗力差。
2、近一段时间,小麦地表墒情不足,在使用除草剂后药害加重。底墒充足的田块,除草剂药害较轻。
3、重喷的地方较为严重,部分小麦分蘖节已经变黄发黑,但是面积小,影响不大。
唑草酮药害是否会造成小麦减产?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肯定的,要区分清楚药害的轻重程度和危害部位。主要是看小麦的心叶是否发生药害来判断。
不会造成小麦减产的药害情况:小麦新叶没有受到伤害(出现灼烧斑、发黄或者死亡),只有老叶出现药害,那么小麦依靠自身的生长发育是可以自行恢复的,并且对最终的产量没有影响;如果全田有30%以上死亡的,才会造成严重减产。
防治方案:
1、浇水缓解,通过浇水,每亩追施7-10公斤尿素,促进新叶快速抽出。
2、轻微的建议不用管,让小麦自我恢复;如果实在放心不下,也可喷施三十烷醇或者胺鲜酯+中微量元素叶面肥+氨基酸。
3、从田间调查情况看,我县除草剂药害不太严重,心叶基本没有受到伤害,个别严重处分蘖节发黑,也没有超过3%,不影响大局。严重的都是重喷和喷药机拐弯处。

经调查发现,主要是因为小麦在使用除草剂时使用了含有唑草酮的除草剂。近几年来,市场上主要有双氟磺草胺.唑草酮.二甲四氯有的还加苯磺隆、氯氟吡氧乙酸等,复配药剂扩大了除草范围,提高了除草效果。相应的除草剂药害风险也在增加。特别是唑草酮,优缺点更为明显,该除草剂优点,死草速度快,施药后15分钟即可被杂草吸收,施药3个小时后,杂草就会表现出明显的中毒症状,失去生命活力,叶片开始下垂,颜色逐渐变淡。整个死草时间仅仅需要2~4天,不受低温影响,温度在5℃也不会影响除草效果。耐雨水冲刷。缺点一、容易在小麦叶片上出现药害。出现灼烧斑。缺点二、混配性差。不能和乳油类农药混配,乳油类农药在小麦叶片部位吸附性强,会把唑草酮紧紧附着在一起,降低叶片表面张力,从而加重药害的产生。不能和粘着剂、渗透剂混合使用。
唑草酮在小麦上的药害症状
初期表现为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状黄色药斑,后变为褐白色,最终在5天左右时间后,变为黑褐色或者灰褐色。
作为触杀型除草剂,药害表现出来的形状多为药滴形状,接近于圆形。唑草酮没有内吸性,药斑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大,不具备传导转移的条件。
近几年来,我县当前杂草抗性高、杂草大、草相复杂等现象,唑草酮作为奇效的复配制剂,在我县农药市场占有较大的比重。
为什么今年使用含唑草酮的除草剂药害较常年严重?经调查有以下原因:
1、今年我县小麦底墒足,播种后气温高,小麦前期地上部分生长旺盛,叶片长,细胞组织较嫩,结构疏松、含水量高,根系较常年同期减少1-3条。造成地上地下生长不协调,头重脚轻,容易产生冻害,对除草剂吸收能力强、抵抗力差。
2、近一段时间,小麦地表墒情不足,在使用除草剂后药害加重。底墒充足的田块,除草剂药害较轻。
3、重喷的地方较为严重,部分小麦分蘖节已经变黄发黑,但是面积小,影响不大。
唑草酮药害是否会造成小麦减产?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肯定的,要区分清楚药害的轻重程度和危害部位。主要是看小麦的心叶是否发生药害来判断。
不会造成小麦减产的药害情况:小麦新叶没有受到伤害(出现灼烧斑、发黄或者死亡),只有老叶出现药害,那么小麦依靠自身的生长发育是可以自行恢复的,并且对最终的产量没有影响;如果全田有30%以上死亡的,才会造成严重减产。
防治方案:
1、浇水缓解,通过浇水,每亩追施7-10公斤尿素,促进新叶快速抽出。
2、轻微的建议不用管,让小麦自我恢复;如果实在放心不下,也可喷施三十烷醇或者胺鲜酯+中微量元素叶面肥+氨基酸。
3、从田间调查情况看,我县除草剂药害不太严重,心叶基本没有受到伤害,个别严重处分蘖节发黑,也没有超过3%,不影响大局。严重的都是重喷和喷药机拐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