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正文

优化营商环境 农技始终在行动

2023-08-08 17:41:58 |  镇平农技中心

   “有机肥的加工、推广、应用是国家化肥减量增效、农业绿色增产的主要技术模式,是个朝阳产业,要根据不同农作物的需肥特点科学配方,才能达到理想的增产效果…”高级农艺师孙晓周、马伟东、邹春雅、王红等四名农技人员与园区的负责人边看边讨论着每一个技术难题与解决方案。

    “有农技中心的技术支持,我非常有信心干好这项事业,打算在我们400亩示范园区全部使用有机肥,生产出绿色农产品。”镇平县山水现代农业示范区经理充满信心的说。
    位于镇平县侯集镇狄庄村的山水现代农业示范园是一家面积400亩集有机肥加工、肉牛养殖、蔬菜、水果、食用菌种植为一体的循环农业示范园,县农技人员服务的对象。7月28日,县农技中心科技人员针对企业提出的如何配置食用菌种植营养土进行了比重测量和现场指导。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降低营养土的比重,二是做好营养土除菌消毒,三是做到产品质量标准化等。

     8月1日位于郭庄乡孙楼村的镇平县都丰蔬菜种植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孙君柱正在为蔬菜种植中的技术难题犯愁时,县农技中心的技术人员及时赶到了田间地头,与合作社负责人面对面的交流,依据土质和种植作物提出了技术管理意见,承诺只要合作社有需求,我们就反应,也可用微信开展线上交流,提高工作效率。

   全力服务农业合作社、涉农企业是县农技中心的职责所在,以农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周边农户使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以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小户、小户帮小户的方式,实现农业技术全覆盖。自全县开展“优化营商环境  万人联万户”活动以来,镇平县农技中心以五星支部创建为载体,以“优化营商环境干什么,我为营商环境做什么”为主题开展讨论活动,实现与农技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始终在路上的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目前农技人员已走进专业合作社80余家,解决技术难题100余项,提出合理化的产业发展建议10余项,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增智助力。(镇平县农技中心邹春雅   侯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