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粮食作物 > 正文

程顺和院士团队:小麦赤霉病流行高风险,提早做实预警防

2020-04-01 09:00:54 | 

程顺和院士团队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主要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世界性流行病害,不仅对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而且病菌产生以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为主的赤霉毒素对人畜有较大危害作用。1980年以来曾发生六次赤霉病大流行,每次平均损失产量达50亿斤,2005-2010年间年均发生面积约6000万亩,其中2010年发病面积超过1亿亩。2011-2016年均发生面积上升到 8000万亩以上,2012年发病面积超过1.7亿亩。可见,近年来赤霉病在我国流行爆发频率不断增加,发病区域北移扩张趋势明显。
据全国农技中心3月25日预测,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和蚜虫等重要病虫害将达到8.6亿亩次,呈重发态势,其中赤霉病流行风险高,发生面积将达9000万亩,需预防控制面积在1.5亿亩次以上。长江中下游、江淮麦区大流行,黄淮南部麦区偏重流行,其他麦区中等或偏轻流行。


一、赤霉病潜在爆发条件具备


受气候变化、耕作制度和赤霉病抗性改良困难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小麦主产区长期受赤霉病困扰,土壤中赤霉病菌积累量大,随时具有爆发威胁。今年冬春季节高温高湿,小麦发育快于常年5-20天,3月份降雨多于常年3-5成,加剧了赤霉病发病危险。

图1 大田条件下小麦感染赤霉病表现

(一)气候条件有利赤霉病发生
由于去年秋播天气持续晴好,有利于前茬作物收获和机械作业,小麦播期较往年提前,总体播种质量较高,冬前苗情较好,群体较大。今年12月、1月平均气温偏高,为历史罕见暖冬年份,小麦田间生长偏旺,群体偏大的形势进一步加强。群体偏大导致通风透光变差,田间小气候改变,湿度增加,有利于白粉病和赤霉病的发生。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2020年春季,江汉、江淮和黄淮等麦区降水偏多,其中江苏中部、安徽中部、河南南部、湖北大部偏多2-5成,将加重小麦赤霉病流行风险。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南部麦区大流行可能性极大,在黄淮北部、华北麦区将中度流行,对小麦安全生产构成重大威胁。
(二)赤霉病菌源量充足
长江中下游和江淮等麦区多为麦稻轮作,黄淮和华北麦区为小麦玉米轮作,这种种植制度为赤霉病菌提供了丰富的侵染寄主和生存基质。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小麦抽穗扬花期遇到连阴雨天气的概率明显增加。大力推广秸秆还田,但技术和机械水平不到位,很多秸秆滞留在土壤表面,为赤霉病菌子囊壳的形成和发育提供十分有利的场所,极大的增加了病菌的初侵染源菌量。此外,高产密植栽培导致田间密闭、寡照,雾霾和结露也增加了湿度,为病害流行成灾创造了有利小气候条件。
(三)小麦种植品种抗性不足
目前,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的抗性较好的品种如扬麦、宁麦和镇麦系列等品种的抗病仅达到中抗(MR),推广品种中还没有抗性达到抗(R)的品种;黄淮麦区南片多数品种抗性为感病(S)或中感(MS),仅少数品种如郑麦9023和淮麦30达到中抗水平;其他麦区的品种多数为感病品种。亟待将长江中下游麦区品种抗性逐步提高到中抗至高抗(MR-R级)的水平、黄淮麦区南片品种提高到中抗(MR级)以上水平、其他麦区提高到中感(MS级)以上水平。
当前正值冬小麦拔节孕穗期,小麦的主要病害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等将陆续发生,应提前布局做好病害的防治工作。由于赤霉病发病条件适宜,同时因其只能预防,一旦发病则难以控制,因此需要高度重视。

二、赤霉病病害发生规律


赤霉病流行的关键因素是小麦抽穗扬花期的阴雨(田间湿度)和温度,这一阶段连续阴雨和偏高的温度有利于病菌子囊孢子的释放、萌发、侵染和扩展。赤霉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和(或)子囊壳等形式腐生在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秸秆上越夏和越冬。翌年子囊壳发育成熟时,子囊孢子从子囊壳中喷射出来,借气流、风雨传播,溅落在麦穗上萌发,侵染小穗。病残体上产生的分子孢子也可以侵染麦穗。
赤霉病是典型的温湿气候型重大流行性病害。目前,除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的扬麦、宁麦、镇麦等一些春性品种有较好的抗病性之外,我国大部分麦区种植的品种对赤霉病缺乏抗病性。因此,在菌量充足的条件下,小麦抽穗扬花期如遇2天以上的连阴雨高湿高温天气,病害就可能爆发成灾。

三 、强化赤霉病监测,及时预警防控


我国高度重视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及防治工作,特别是赤霉病的防控,从发病形势预测、防控预案制定到防治措施的落实到位等形成了完善的防控机制,做到了早预警、早防治,防控效果显著,赤霉病危害程度得到有效控制,但防控赤霉病这根弦不能放松。
一要及时了解田间品种的抗性。抗病品种的推广应用和品种的合理布局是小麦赤霉病防控的基础。目前生产上虽无高抗赤霉病品种,但品种间抗性存在较大差异。在长江流域等小麦赤霉病重发区,尽量避免种植其他麦区育成的品种,以降低病害流行风险,感病品种在重病区、重发年份即使药剂防治也难以奏效;黄淮南片麦区避免种植高感赤霉病的小麦品种。
当前需要了解在田小麦品种的赤霉病抗性。长江中下游麦区是我国赤霉病重发区,品种抗性一般较好,正在推广种植的品种,如扬麦16、扬麦23、扬麦24、扬麦25,宁麦13、宁麦26和镇麦9号等抗性达中抗水平,这些品种只要做好适期防治两次、注意合理用药一般能够控制危害;黄淮冬麦区南片抗性达中抗的品种较少,除郑麦9023和淮麦的部分品种外一般为感病和中感品种,对于有一定抗性的品种防治一次一般能控制危害,其他品种应根据天气情况做好两次防治的准备。
二要科学防治合理用药。赤霉病的防治以预防为主,做好提前量,一旦发病后防治效果非常有限。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南部等赤霉病常发区,应于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主动用药预防,主茎和分蘖生育期差异较大的田块,或抽穗扬花期遇到连阴雨和多雾天气,隔一星期二次用药,确保药剂防治效果。长江中下游麦区两次用药不动摇,扬花期遇连阴雨天气再增加防治一次,黄淮中北部、华北南部偶发麦区,抽穗扬花期如天气条件适宜病害发生,也需进行一次药剂防治。
药剂品种可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多菌灵等或相应的混配药剂等。药量须用足,氰烯菌酯有效用量需达25克/亩,戊唑醇的有效用量需达12克/亩,多菌灵的有效用量需达50克/亩。病菌已对多菌灵产生抗性的地区如江苏、安徽省淮南麦区等,应停止使用多菌灵等苯丙咪唑类药剂,改用氰烯菌酯、戊唑醇等进行防治。为提高防治效果,两次防治时注意轮换用药。小麦穗期病虫害如白粉病、锈病和蚜虫等混合发生时,选用相应的杀菌剂、杀虫剂混和施用,做到病害虫害一起防。防治时应采用低容量弥雾和常量喷雾,电动喷雾器、手动喷雾器的用水量30升/亩左右。
三要适时收获。小麦成熟后须及时收获、晾晒烘干,避免收获和储存过程中湿度过高,导致小麦赤霉病菌继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
四要统筹兼顾小麦白粉病防治。在田小麦群体大,田间郁闭,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目前在长江流域已开始发生,同时,生产上在白粉病病叶率达10%时开始防治,常用药剂可选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丙环唑、氟环唑、戊唑醇、咪鲜胺、醚菌酯、烯肟菌胺等。对于感病品种防治后每隔7-10天应检查防治后的白粉病发生情况,必要时再次防治。
四、近期降雨气候将加剧赤霉病诱发,整体不利于冬小麦生产


受此次较强冷空气影响,25-27日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大范围明显大风降温和较强降水天气。28日早晨,我国东部气温0℃线位于天津北部至河北中部、山西南部、陕西北部一带;江苏南部、安徽中南部、湖北北部和西部、河南大部、山东北部和半岛地区、河北中南部、陕西大部、甘肃东部和南部、宁夏大部最低气温降至0~4℃。江苏南部、湖北西北部、湖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10~25毫米降雨或雨夹雪。近期江淮流域降雨较多,长江中下游小麦正值抽穗阶段,是赤霉病防治关键时期,应加强统防统治工作,减少发病范围和严重程度。同时,黄淮海冬小麦主产区,可能发生“倒春寒”,应积极采取有效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