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系建设 > 正文

把“初心”写在丰收的田野上记镇平县农技中心书记杨丙俭

2020-09-22 16:19:50 |  河南科技报


杨丙俭给农户讲解农技知识。

作为一名农技推广工作者,他32年如一日,栉风沐雨,奔波在田间地头。

他情系农业、心系群众,把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视为己任,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省、市农业项目16项,为全县增加经济效益上亿元。

他年过五旬,却时常熬夜拍视频、录音频,初衷只是希望把农业技术更快、更便捷地传递到千家万户。

他就是镇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下简称县农技推广中心)支部书记杨丙俭。

想农民之所想
做农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近年来,受国家利好政策的影响,去农村创业成了潮流。然而,没有正确的生产规划和农业技术做支撑,往往事与愿违。

对此,镇平县安字营镇王洼村村民范国彬就深有感触。范国彬早年外出务工赚了不少钱,但他始终割舍不下对家乡那片土地的热爱。几番思索后,2015年8月,他注册成立了桂琴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以每亩700元的价格租种土地1100亩。

2015年,听人说决明子经济效益高,范国彬尝试种植了300多亩,收获之后却发现,由于没有销售渠道,只能以赊账的形式让人代卖。

2016年,范国彬听人介绍种了600多亩红薯,不料产出的红薯产量不低,但淀粉含量过高,市场售价与投资完全不成正比。

2017年,范国彬觉得春花生经济效益不错,就种植了数百亩。到了快收获的时候,却遭遇连续阴雨天气,花生全部烂在地里发了芽。

3年时间,范国彬赔了100多万。这番经历不仅成为周边乡邻笑谈的话题,更让范国彬对发展现代农业产生了质疑。

“在农村长大,还种了十几年的土地,咋能赔钱?”有些不服输的范国彬辗转来到了县农技推广中心,向杨丙俭寻求帮助。

杨炳俭来到桂琴农业合作社,结合合作社近几年的种植、销售情况,对赔钱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导他们以优化种植结构为突破口,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以种植价格稳定、投工少、机械化程度高的小麦、玉米为主,购置灌溉机械,解决缺水的问题……

有了杨丙俭的技术指导和市场预判分析,范国彬这下可有了主心骨。不仅把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500多亩,还跟县里的龙头企业签订了订单协议。

2019年,在杨丙俭的协调下,范国彬在割麦期间购入打捆机,挨家挨户收购秸秆。范国彬说:“机械打捆的秸秆直接卖到内蒙地区,不仅解决了当地焚烧秸秆的难题,还增加了合作社收益。”

如今,桂琴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开辟了从犁地到收割“一条龙”托管服务模式,不仅带动周边91名贫困户稳定就业,还连续3年为社员分红共82万元。今年,范国彬被县里评选为“十佳农村实用人才”。

帮农民之所需
科研攻关破解生产难题

在镇平县,像范国彬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夏季天气干旱、雨水不足一直是制约豫南地区玉米实现高产的瓶颈问题,特别是在玉米生长中后期高温炎热,植株高大茂密,浇水难度很大,若在密不透风的玉米田内工作,非常容易让人出现中暑等症状。

有浇水条件的农户因为担心中暑,往往会放弃浇水。种田大户雇人浇水则更难,即使开出每天每人200元的工钱,也很难雇到愿意干活的村民。即便高价雇来帮工,每人每天的浇水量也最多只能满足三五亩土地的需求。

由于浇水量不够,玉米田总会出现前边浇、后边旱的情况。这样恶性循环,也是导致玉米产量不稳的主要原因。金顺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孟凡秋把自己的“苦恼事”告诉了杨丙俭。

每年到玉米需肥、需水的关键期,遇到干旱找不来人浇水时,孟凡秋都心急如焚。了解到孟凡秋的难处,杨丙俭也替他着急。一天,杨丙俭路过果园,看到果园里的滴灌模式很方便,“这种滴灌模式为何不能在玉米种植上试一试呢?”

经过认真观察、调查核算,杨丙俭向孟凡秋推荐了“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并鼓励他在玉米田里试一试。

于是,孟凡秋就在100亩春玉米田里试验,结果玉米收获时每亩产量达到了800公斤。去年10月,在当地举行的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交流会上,孟凡秋说:“我种植的1200亩玉米仅铺设滴管设备一项投资13.2万元,亩均110元,在中后期严重干旱的情况下,保证了玉米对水肥的需求,亩产达到620公斤,比周围常规浇水施肥的田块每亩增产220公斤。”

和孟凡秋有相似经历的,还有镇平县郭庄乡孙楼村村民孙天朝。他去年种植夏玉米近300亩,从播种到种植的各个环节,都按照杨丙俭的指导,落实各项技术措施,苗期便显示出高产迹象,玉米苗齐苗匀苗壮。

“35公斤尿素放入施肥灌内,电闸一开,肥水随微喷管道均匀施入田中。”孙天朝算了一笔账,每台泵1.5小时施2.2亩地,一个人可管6台泵,3天可施一遍肥。他认为,这是去年实现玉米亩产750公斤的关键。

近年来,在杨丙俭技术指导下,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得到了当地种田大户的普遍认可,推广面积由2018年的1000亩增加到1万多亩。

解农民之所难
把“初心”写在田野上

每年超过三分之二的时间,杨丙俭都奔走在田野之间,当地许多农户的手机通讯录里都备注着“杨老师”“杨专家”的称谓。

作为一名党员,出身农家的杨丙俭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尽管如今已年过五旬,但为了能够更快做好农技推广工作,他时常熬夜录制视频、音频,通过新媒体向当地群众进行传播指导。

为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杨丙俭根据不同农时季节,开办电视技术讲座、建立试验示范田、开展技术培训、印发技术资料,普及宣传农业新技术。每年举办电视讲座16期,培训农民3500人次,解答农户疑难问题上万次。

伴随着土地流转加快,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职业农民迫切需要农业新技术。杨丙俭也跟随时代前进的步伐,组建了一个100多人的大农户微信群,开展农事指导、技术辅导等“业务”。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正是春季麦田管理和春耕备播的关键期。根据天气预报,有倒春寒天气,由于防疫工作的要求人员不能聚集,如何把抗灾减灾的信息、技术发布出去呢?

杨丙俭想到了各村用于防疫宣传的大喇叭,他决定以各村的防疫宣传大喇叭为阵地,把农业技术传递到每家每户。在得到农业农村局领导的支持后,他将“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录制成音频资料,通过县委宣传部下发到全县410个行政村反复播放,指导农民分散下田,错峰下地,浇好抗冻水,喷施叶面肥,提高小麦抗冻能力,减轻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由于在疫情期间抗疫和农技推广两不误,杨丙俭所在的县农技推广中心被评为“省科学普及先进单位”。

在农业灾害面前,杨丙俭一直有种职业敏感。在镇平县,每次发生农业灾害后,第一个出现在田间地头肯定是杨丙俭,第一个安抚农民的也是杨丙俭,第一个提出紧急应对措施的还是杨丙俭。为掌握一线生产情况,他夏天顶烈日,冬天冒严寒,到田间调查苗情、墒情、病虫草情,全县的农业生产动态全掌握在他的脑海中,成为全县良田的“保护神”和农民的“知心人”。

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作为县农技推广中心的带头人,杨丙俭不辱使命、主动作为。近年来,他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省、市农业项目16余项,年推广农业实用技术15项,累计推广面积230万亩次,为全县增加经济社会效益上亿元。先后获国家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科技进步奖2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4项。2012年,被省政府评为“全省粮食生产有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享受省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2012年12月,被省农学会授予“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称号;2014年,获得“首届河南最美乡村农技推广员”称号;2015年,被授予“南阳市劳动模范”称号;2017年,被镇平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镇平县第七届拔尖人才”称号;2019年1月,被省农业农村厅向农业部推荐为“全国‘互联网+农技推广’服务之星”;2019年6月,被评为“全市科技工作者代表”。

幸福的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在镇平县410个行政村的田间地头、沟沟坎坎,都留下了杨丙俭的足迹。他用辛勤的汗水和农技智慧浇灌着每一块土地,用初心和担当在田野上谱写出丰收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