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县2022年小麦冬前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2022-11-18 10:35:21 | 镇平农技中心
今年我县麦播期间土壤墒情足、天气晴好、气温适宜,实现了麦播质量整体较高的良好开端。小麦出苗至越冬期是小麦根系发育的重要阶段,又是形成有效分蘖的关键时期,小麦越冬前田间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促根壮蘖、促弱转壮、培育壮苗、安全越冬,为来年丰收打下良好基础。镇平县农技中心特制定《镇平县2022年小麦冬前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如下:
一、查苗补种、出苗后及时到田间观察出苗情况,如有20厘米以上断垄,要及早用浸泡的同一品种补种,三叶期后发现有断垄现象,则剔堌堆苗浇水移栽。
二、因墒及时补灌。近期我县出现降水过程,有利于补充土壤墒情,促进小麦幼苗生长,要依据土壤墒情判定是否需要浇水。对于整地粗放、土壤失墒快、表墒差的麦田应尽早浇水,以确保出苗整齐均匀、促进幼苗正常生长。浇水应采用微灌、喷灌等方式进行,避免大水漫灌。
三、适时中耕镇压。每次降雨或浇水后要适时破除板结,改善土壤通气条件,促进根蘖健壮生长。对播种偏早、有旺长趋势的麦田,要适时进行深中耕断根或镇压,一定要在分蘖后才能镇压,切忌过早镇压。也可喷施化控剂抑制其生长,控旺转壮。对于耕作粗放、坷垃较多、没有耙实的麦田,可在小麦分蘖后进行镇压,以压碎坷垃,踏实土壤,保墒防冻,促苗稳健生长。但要注意土壤过湿地块不宜镇压,土壤封冻麦田不能镇压,晚播麦要轻压,镇压的原则是:阴天不压、晴天压、早上不压午后压、地湿不压地干压。
四、因苗分类管理。对地力较差,底肥施用不足,且冬前有缺肥症状的弱苗麦田,应抓住冬前有利时机追肥浇水,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培育冬前壮苗。对土壤肥力较高、底肥施用充足、土壤墒情适宜,且群体生长正常、个体发育健壮的麦田冬前一般不再追肥浇水。
五、适时化学除草。应在小麦3~5叶期、杂草2~4叶期,选择日平均气温在6℃以上的晴天,进行化学除草。要根据草情选用对路农药:可选用甲基二磺隆防治节节麦;选用啶磺草胺、氟唑磺隆及其复配制剂防治雀麦;选用唑啉草酯、炔草酯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野燕麦、多花黑麦草、大穗看麦娘;选用双氟磺草胺、2甲4氯钠、氯氟吡氧乙酸、唑草酮、双唑草酮等药剂防治播娘蒿、荠菜、猪殃殃等阔叶杂草。
六、科学开展冬灌。要根据苗情和土壤墒情适时浇好越冬水。群体大、长势旺的麦田,冬灌易引起徒长,造成旺而不壮,可不灌或缓灌。若土壤墒情较差,要适时进行冬灌。对晚播麦田,一般不进行冬灌,特别是旺苗和弱苗麦田水分不足时,可将冬灌水改为分蘖水。对秸秆还田、旋耕播种、土壤悬空不实且播后未进行浇水的麦田必须进行冬灌,以踏实土壤,促进小麦盘根和大蘖发育,保苗安全越冬。冬灌时间一般在日平均气温3℃左右时进行,在封冻前完成,一般每亩浇水量为30~40方,禁止大水漫灌,浇后及时划锄松土。
七、预防冬季冻害。镇平县小麦多年份发生小麦冬季冻害(一般24小时内降温10℃以上,最低气温在5℃以下)对小麦生产有很大影响。尤其对播种偏早、播量偏大出现旺长趋势的麦田,若冬前或越冬期遭遇强降温天气极易发生冻害,要多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冬前镇压和适时浇水的麦田防冻预案。一旦冻害发生,要视苗情、分灾情及时采取灾后补救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
一、查苗补种、出苗后及时到田间观察出苗情况,如有20厘米以上断垄,要及早用浸泡的同一品种补种,三叶期后发现有断垄现象,则剔堌堆苗浇水移栽。
二、因墒及时补灌。近期我县出现降水过程,有利于补充土壤墒情,促进小麦幼苗生长,要依据土壤墒情判定是否需要浇水。对于整地粗放、土壤失墒快、表墒差的麦田应尽早浇水,以确保出苗整齐均匀、促进幼苗正常生长。浇水应采用微灌、喷灌等方式进行,避免大水漫灌。
三、适时中耕镇压。每次降雨或浇水后要适时破除板结,改善土壤通气条件,促进根蘖健壮生长。对播种偏早、有旺长趋势的麦田,要适时进行深中耕断根或镇压,一定要在分蘖后才能镇压,切忌过早镇压。也可喷施化控剂抑制其生长,控旺转壮。对于耕作粗放、坷垃较多、没有耙实的麦田,可在小麦分蘖后进行镇压,以压碎坷垃,踏实土壤,保墒防冻,促苗稳健生长。但要注意土壤过湿地块不宜镇压,土壤封冻麦田不能镇压,晚播麦要轻压,镇压的原则是:阴天不压、晴天压、早上不压午后压、地湿不压地干压。
四、因苗分类管理。对地力较差,底肥施用不足,且冬前有缺肥症状的弱苗麦田,应抓住冬前有利时机追肥浇水,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培育冬前壮苗。对土壤肥力较高、底肥施用充足、土壤墒情适宜,且群体生长正常、个体发育健壮的麦田冬前一般不再追肥浇水。
五、适时化学除草。应在小麦3~5叶期、杂草2~4叶期,选择日平均气温在6℃以上的晴天,进行化学除草。要根据草情选用对路农药:可选用甲基二磺隆防治节节麦;选用啶磺草胺、氟唑磺隆及其复配制剂防治雀麦;选用唑啉草酯、炔草酯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野燕麦、多花黑麦草、大穗看麦娘;选用双氟磺草胺、2甲4氯钠、氯氟吡氧乙酸、唑草酮、双唑草酮等药剂防治播娘蒿、荠菜、猪殃殃等阔叶杂草。
六、科学开展冬灌。要根据苗情和土壤墒情适时浇好越冬水。群体大、长势旺的麦田,冬灌易引起徒长,造成旺而不壮,可不灌或缓灌。若土壤墒情较差,要适时进行冬灌。对晚播麦田,一般不进行冬灌,特别是旺苗和弱苗麦田水分不足时,可将冬灌水改为分蘖水。对秸秆还田、旋耕播种、土壤悬空不实且播后未进行浇水的麦田必须进行冬灌,以踏实土壤,促进小麦盘根和大蘖发育,保苗安全越冬。冬灌时间一般在日平均气温3℃左右时进行,在封冻前完成,一般每亩浇水量为30~40方,禁止大水漫灌,浇后及时划锄松土。
七、预防冬季冻害。镇平县小麦多年份发生小麦冬季冻害(一般24小时内降温10℃以上,最低气温在5℃以下)对小麦生产有很大影响。尤其对播种偏早、播量偏大出现旺长趋势的麦田,若冬前或越冬期遭遇强降温天气极易发生冻害,要多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冬前镇压和适时浇水的麦田防冻预案。一旦冻害发生,要视苗情、分灾情及时采取灾后补救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